6月11日,央视网发布文章《多城解除“禁摩令”,新考题来了》,敏锐捕捉到近期城市交通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动向。报道指出,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,国内多个城市密集出台调整政策,对实施多年的“禁摩令”进行松绑或解除,形成了一股显著的“摩托车解禁潮”。这股潮流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城市管理者在交通发展新阶段做出的重要调整。
(图源:央视网)
2025刚开年,摩托车行业就迎来了政策上的“小松动”。继四川绵阳之后,河南信阳也在1月17日正式解除了摩托车的禁行规定,允许摩托车上路。
(图源:央视网)
今年上半年《半月谈》、《央视新闻》、《东方时空》多角度解读剖析,持续关注摩托车产业的发展,整个社会层面关于摩托车行业的风向,正在发生变化。
(图源:央新闻客户端)
被誉为“中华第一刊”的《半月谈》,由新华社主办,在5月连续发文3次,刊登《半月谈内部版》2025年第5期关于摩托车的深度报道。内容包括摩托车的娱乐属性、摩旅经济、再到摩托车解禁,不单关注整个摩托车生产制造以及消费产业链的巨大经济效益,更是对这场持续40年的禁令,是否兼顾公平与正义,现代社会对路权分配是否合理,提出了深层的思考。
《半月谈》:骑上摩托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
《半月谈》:电动摩托车会成为“成年人的智能玩具”吗?
《半月谈》:从“禁摩”“限摩”到“解禁”,寻找公路文明的最优解
当摩托车从“城市公敌”转身为“交通益生菌”,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理念的迭代,更是现代社会对路权分配、技术伦理与发展正义的深层思考。公路社会学的终极命题,从来不是简单的“禁”与“放”,而是如何在流动的现代性中,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、安全与自由、发展与生态的治理体系。
(图源:《半月谈》)
5月13日,《央视新闻》以“从代步工具到休闲方式,骑行方式受青年人青睐”为主要内容,围绕摩托车进行了长达8分钟专题报道。新闻专题中,对以城市青年为主体的摩托车文化给予了肯定,同时也列举了摩托车骑行的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,并对此提出担忧。(视频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)6月8日央视新闻《东方时空》栏目再次聚集摩托车产业,播出了《从“跟随”跟随到“引领”,重庆摩托车如何走向世界》,深度解读了重庆摩托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范本,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亮眼表现。
央视·东方时空:从“跟随”到“引领” 重庆摩托车何以走向世界?
(图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)
报道指出,重庆作为“中国摩托车之都”,在政策支持、企业技术创新、配套产业链布局、产品升级、品牌塑造以及出海等方面的先进经验。重庆是中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,今年以来即使在全球贸易环境极不稳定背景下,重庆的摩托车出口量却在一路攀升,今年一季度,重庆摩托车出口达65.2亿元,同比增长67.4%。2024年,中国摩托车整车出口的1449.89万辆中,有502.7万辆都产自重庆,全国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榜单中,重庆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。此次央视新闻的报道,则是再次正视摩托车行业发展,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。
中国工业报:中国摩托车产业亟待“输血” 消费政策或将成破局之道据《中国工业报》报道,中国摩托车产业年产量稳超2000万辆,国内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大关,覆盖城乡交通、物流配送、休闲娱乐等多场景,直接从业人员超200万。重庆的摩托车产业集群聚集宗申、隆鑫等头部企业,年产值超2000亿元,直接带动就业超50万人,形成“整车+零部件+研发”的完整产业链。
然而,受部分城市“限摩令”制约,国内市场年销量长期徘徊在900万辆左右,未能充分释放潜力。从国际市场来看,中国摩托车出口量连续20年稳居世界首位。海关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摩托车整车出口量达1449.89万辆,近乎占据全球贸易量的半壁江山。当汽车产业在政策红利的滋养下顺利完成转型升级时,摩托车行业却还在凭借自身的市场韧性艰难突围。摩托车不应是“被遗忘的角落”,更不应被视为“城市的伤疤”。摩托车产业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于一身,是稳就业、促消费、扩开放的重要抓手。中国摩托车产业亟待“输血” ,强而有力的消费政策支持,或将成为破局之道,而首先需要解答的就是“解禁摩”这个命题作文。
》》重庆样本产业升级:《重庆日报》:开启数字化行业重组 重庆摩企迎来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时代当其他城市还在纠结摩托车是否该上路时,重庆摩托车产业已开启了数字化行业重组,迎来了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时代。通过这套数字系统,不仅能从“未来工厂”汇集供应商等企业侧数据,还将从“产业大脑”大量汇聚政府侧、社会侧、产业侧数据,助力实现摩托车产业转型升级,形成智慧造车、智慧购车、智慧用车、智能监管等“链式”转型场景闭环。
(重庆宗申机车工业制造有限公司,高端摩托车生产数字化车间,图源《重庆日报》)
消费促进:重庆:每辆补贴500元,一个自然年申请3次!电动车摩托车以旧换新扩围实施 重庆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,高端摩托车作为六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,不仅狠抓制造端,更是加大对消费端的政策扶持。2025年继续开展电动车摩托车以旧换新惠民促销活动,政府补贴至高500元,部分车型直降1000元、以旧换新至高折让2000元,活动覆盖全市38个区县,截至4月7日,近20个品牌携手惠民,共带动销售超7千万元。
交通管理:令其他城市头疼的城市交通管理,重庆也是值得借鉴的样本。每年9月,为期4天的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在重庆召开,展期接待观众超20万人次,50%以上的观众为外地骑行来渝的摩友。
重庆交巡警:2024摩博会即将举行 交巡警发布出行提示作为8D魔幻城市,重庆有着复杂的交通体系,大展举办期间人多、摩托车多,城市交通管理更是面临的巨大难题。为此,重庆市各主管部门联动,为展会制定专项交通管理方案,营造和谐良好的骑行氛围,同时通过政府宣传部门、交巡警、展会组委会、社交平台、新闻媒体以及重庆乃至全国摩友俱乐部等多个渠道,加强安全骑行宣传。这套体系能够有效运转,正是得益于重庆多年以来,积累的摩托车管理经验。自觉做到“有牌证、戴头盔、限两人、靠右行,不酒驾、不超速、不追逐竞驶、不非法改装、不猛加油门制造轰鸣噪音”,文明驾驶,正逐渐成为每位在渝摩友的骑行第一要义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